sudo

sudo命令用来以其他身份来执行命令,预设的身份为root。在/etc/sudoers中设置了可执行sudo指令的用户。若其未经授权的用户企图使用sudo,则会发出警告的邮件给管理员。用户使用sudo时,必须先输入密码,之后有5分钟的有效期限,超过期限则必须重新输入密码。

语法

sudo(选项)(参数)

选项

-b:在后台执行指令;
-h:显示帮助;
-H:将HOME环境变量设为新身份的HOME环境变量;
-k:结束密码的有效期限,也就是下次再执行sudo时便需要输入密码;。
-l:列出目前用户可执行与无法执行的指令;
-p:改变询问密码的提示符号;
-s<shell>:执行指定的shell;
-u<用户>:以指定的用户作为新的身份。若不加上此参数,则预设以root作为新的身份;
-v:延长密码有效期限5分钟;
-V :显示版本信息。

参数

指令:需要运行的指令和对应的参数。

实例

配置sudo必须通过编辑/etc/sudoers文件,而且只有超级用户才可以修改它,还必须使用visudo编辑。之所以使用visudo有两个原因,一是它能够防止两个用户同时修改它;二是它也能进行有限的语法检查。所以,即使只有你一个超级用户,你也最好用visudo来检查一下语法。

visudo默认的是在vi里打开配置文件,用vi来修改文件。我们可以在编译时修改这个默认项。visudo不会擅自保存带有语法错误的配置文件,它会提示你出现的问题,并询问该如何处理,就像:

>>> sudoers file: syntax error, line 22 <<

此时我们有三种选择:键入“e”是重新编辑,键入“x”是不保存退出,键入“Q”是退出并保存。如果真选择Q,那么sudo将不会再运行,直到错误被纠正。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神秘的配置文件,学一下如何编写它。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让用户Foobar可以通过sudo执行所有root可执行的命令。以root身份用visudo打开配置文件,可以看到类似下面几行:

# Runas alias specification
# User privilege specificationroot    ALL=(ALL)ALL

我们一看就明白个差不多了,root有所有权限,只要仿照现有root的例子就行,我们在下面加一行(最好用tab作为空白):

foobar ALL=(ALL)    ALL

保存退出后,切换到foobar用户,我们用它的身份执行命令:

[foobar@localhost ~]$ ls /root
ls: /root: 权限不够

[foobar@localhost ~]$ sudo ls /root
PassWord:
anaconda-ks.cfg Desktop install.log install.log.syslog

好了,我们限制一下foobar的权利,不让他为所欲为。比如我们只想让他像root那样使用ls和ifconfig,把那一行改为:

foobar localhost=    /sbin/ifconfig,   /bin/ls

再来执行命令:

[foobar@localhost ~]$ sudo head -5 /etc/shadow
Password:
Sorry, user foobar is not allowed to execute '/usr/bin/head -5 /etc/shadow' as root on localhost.localdomain.

[foobar@localhost ~]$ sudo /sbin/ifconfigeth0      Linkencap:Ethernet HWaddr 00:14:85:EC:E9:9B...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那三个ALL到底是什么意思。第一个ALL是指网络中的主机,我们后面把它改成了主机名,它指明foobar可以在此主机上执行后面的命令。第二个括号里的ALL是指目标用户,也就是以谁的身份去执行命令。最后一个ALL当然就是指命令名了。例如,我们想让foobar用户在linux主机上以jimmy或rene的身份执行kill命令,这样编写配置文件:

foobar    linux=(jimmy,rene)    /bin/kill

但这还有个问题,foobar到底以jimmy还是rene的身份执行?这时我们应该想到了sudo -u了,它正是用在这种时候。 foobar可以使用sudo -u jimmy kill PID或者sudo -u rene kill PID,但这样挺麻烦,其实我们可以不必每次加-u,把rene或jimmy设为默认的目标用户即可。再在上面加一行:

Defaults:foobar    runas_default=rene

Defaults后面如果有冒号,是对后面用户的默认,如果没有,则是对所有用户的默认。就像配置文件中自带的一行:

Defaults    env_reset

另一个问题是,很多时候,我们本来就登录了,每次使用sudo还要输入密码就显得烦琐了。我们可不可以不再输入密码呢?当然可以,我们这样修改配置文件:

foobar localhost=NOPASSWD:     /bin/cat, /bin/ls

再来sudo一下:

[foobar@localhost ~]$ sudo ls /rootanaconda-ks.cfg Desktop install.log
install.log.syslog

当然,你也可以说“某些命令用户foobar不可以运行”,通过使用!操作符,但这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用!操作符来从ALL中“剔出”一些命令一般是没什么效果的,一个用户完全可以把那个命令拷贝到别的地方,换一个名字后再来运行。

日志与安全

sudo为安全考虑得很周到,不仅可以记录日志,还能在有必要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但是,sudo的日志功能不是自动的,必须由管理员开启。这样来做:

touch /var/log/sudo
vi /etc/syslog.conf

在syslog.conf最后面加一行(必须用tab分割开)并保存:

local2.debug                    /var/log/sudo

重启日志守候进程,

ps aux grep syslogd

把得到的syslogd进程的PID(输出的第二列是PID)填入下面:

kill –HUP PID

这样,sudo就可以写日志了:

[foobar@localhost ~]$ sudo ls /rootanaconda-ks.cfg
Desktop install.log
install.log.syslog
$cat /var/log/sudoJul 28 22:52:54 localhost sudo:   foobar :
TTY=pts/1 ; pwd=/home/foobar ; USER=root ; command=/bin/ls /root

不过,有一个小小的“缺陷”,sudo记录日志并不是很忠实:

[foobar@localhost ~]$ sudo cat /etc/shadow > /dev/null
cat /var/log/sudo...Jul 28 23:10:24 localhost sudo:   foobar : TTY=pts/1 ;
PWD=/home/foobar ; USER=root ; COMMAND=/bin/cat /etc/shadow

重定向没有被记录在案!为什么?因为在命令运行之前,shell把重定向的工作做完了,sudo根本就没看到重定向。这也有个好处,下面的手段不会得逞:

[foobar@localhost ~]$ sudo ls /root > /etc/shadowbash: /etc/shadow: 权限不够

sudo 有自己的方式来保护安全。以root的身份执行sudo-V,查看一下sudo的设置。因为考虑到安全问题,一部分环境变量并没有传递给sudo后面的命令,或者被检查后再传递的,比如:PATH,HOME,SHELL等。当然,你也可以通过sudoers来配置这些环境变量。

xlsatoms

xlsatoms命令用于列出X服务器内部所有定义的原子成分,每个原子成分都有自身的编号。可利用参数设置列表范围,或直接指定欲查询的成分名称。

语法

xlsatoms(选项)

选项

  • -display<显示器编号>:指定X Server连接的显示器编号,该编号由"0"开始计算,依序递增;
  • -format<输出格式>:设置成分清单的列表格式,您可使用控制字符改变显示样式;
  • -name<成分名称>:列出指定的成分;
  • -range<列表范围>:设置成分清单的列表范围。

xhost

xhost命令是X服务器的访问控制工具,用来控制哪些X客户端能够在X服务器上显示。该命令必须从有显示连接的机器上运行。可以通过使用-host参数,从访问列表中除去一个名称。不要从访问列表中除去当前的名称。如果已经这样做了,请在作出任何更改之前注销系统。

语法

xhost(参数)

参数

  • +:关闭访问控制,允许任何主机访问本地的X服务器;
  • -:打开访问控制,仅允许授权清单中的主机访问本地的X服务器。

输入无变量的xhost命令将显示访问X服务器的当前主机名,并显示一条消息表明访问是否已启用。

为了安全起见,只能从控制主机运行影响访问控制的选项。对于工作站来说,这台机器也就是服务器。对于X终端来说,这台机器是登录主机。

要在缺省情况下启用远程名称,可以在/etc/X?.hosts文件中定义名称,其中?为启用访问的显示器号。

例如,显示器jeanne:0可以由使用jeanne的缺省主机名的系统上的/etc/X0.hosts文件中定义的系统访问。在显示名称和文件名中,0表明已定义的远程系统允许通过增强X-Windows访问的显示器号。

注意:-name参数,定义要从X服务器访问列表中除去的主机名。已有的连接没有被中断,但将拒绝新的连接请求。注意:可以除去当前的机器;然而,不允许进行进一步的连接(包括试图将其添加回来)。再一次启用本地连接的唯一方法就是将服务器复位(因此也会中断所有连接)。

pgrep

pgrep命令以名称为依据从运行进程队列中查找进程,并显示查找到的进程id。每一个进程ID以一个十进制数表示,通过一个分割字符串和下一个ID分开,默认的分割字符串是一个新行。对于每个属性选项,用户可以在命令行上指定一个以逗号分割的可能值的集合。

语法

pgrep(选项)(参数)

选项

-o:仅显示找到的最小(起始)进程号;
-n:仅显示找到的最大(结束)进程号;
-l:显示进程名称;
-P:指定父进程号;
-g:指定进程组;
-t:指定开启进程的终端;
-u:指定进程的有效用户ID。

参数

进程名称:指定要查找的进程名称,同时也支持类似grep指令中的匹配模式。

实例

pgrep -lo httpd
4557 httpd

[root@localhost ~]# pgrep -ln httpd
4566 httpd

[root@localhost ~]# pgrep -l httpd
4557 httpd
4560 httpd
4561 httpd
4562 httpd
4563 httpd
4564 httpd
4565 httpd
4566 httpd

[root@localhost ~]# pgrep httpd
4557
4560
4561
4562
4563
4564
4565
4566

xlsfonts

xlsfonts命令列出X Server使用的字体,也能使用范本样式仅列出的符合条件的字体。

语法

xlsfonts(选项)

选项

-l:除字体名称外,同时列出字体的属性;
-ll: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l"参数类似,但显示更详细的信息;
-lll: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ll"参数类似,但显示更详细的信息;
-m:配合参数"-l"使用时,一并列出字体大小的上下限;
-n<显示栏位数>:设置每列显示的栏位数;
-o:以OpenFont的形式列出字体清单;
-u:列出字体清单时不依照其名称排序;
-w<每列字符数>:设置每列的最大字符数。

lastb

lastb命令用于显示用户错误的登录列表,此指令可以发现系统的登录异常。单独执行lastb命令,它会读取位于/var/log目录下,名称为btmp的文件,并把该文件内容记录的登入失败的用户名单,全部显示出来。

语法

lastb(选项)(参数)

选项

-a:把从何处登入系统的主机名称或ip地址显示在最后一行;
-d:将IP地址转换成主机名称;
-f<记录文件>:指定记录文件;
-n<显示列数>或-<显示列数>:设置列出名单的显示列数;
-R:不显示登入系统的主机名称或IP地址;
-x:显示系统关机,重新开机,以及执行等级的改变等信息。

参数

  • 用户名:显示中的用户的登录列表;
  • 终端:显示从指定终端的登录列表。

实例

首次运行lastb命令会报下的错误:

lastb: /var/log/btmp: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Perhaps this file was removed by the operator to prevent logging lastb info.

只需建立这个不存在的文件即可。

touch /var/log/btmp

使用ssh的登录失败不会记录在btmp文件中。

lastb | head
root     ssh:notty    110.84.129.3     Tue Dec 17 06:19 - 06:19  (00:00)
root     ssh:notty    110.84.129.3     Tue Dec 17 04:05 - 04:05  (00:00)
root     ssh:notty    110.84.129.3     Tue Dec 17 01:52 - 01:52  (00:00)
root     ssh:notty    110.84.129.3     Mon Dec 16 23:38 - 23:38  (00:00)
leonob   ssh:notty    222.211.85.18    Mon Dec 16 22:18 - 22:18  (00:00)
leonob   ssh:notty    222.211.85.18    Mon Dec 16 22:18 - 22:18  (00:00)
root     ssh:notty    110.84.129.3     Mon Dec 16 21:25 - 21:25  (00:00)
root     ssh:notty    110.84.129.3     Mon Dec 16 19:12 - 19:12  (00:00)
root     ssh:notty    110.84.129.3     Mon Dec 16 17:00 - 17:00  (00:00)
admin    ssh:notty    129.171.193.99   Mon Dec 16 16:52 - 16:52  (00:00)

logwatch

logwatch命令是一个可定制和可插入式的日志监视系统,它通过遍历给定时间范围内的系统日志文件而产生日志报告。logwatch默认每天执行一次,可以从/etc/cron.daily里看到。

语法

logwatch(选项)

选项

--detail<报告详细程度>:指定日志报告的详细程度;
--logfile<日志文件>:仅处理指定的日志文件;
--service<服务名>:仅处理指定服务的日志文件;
--print:打印结果到标准输出;
--mailto<邮件地址>:将结果发送到指定邮箱;
--range<日期范围>:指定处理日志的日期范围;
--archives:处理归档日志文件;
--debug<调试等级>:调试模式;
--save<文件名>:将结果保存到指定文件中,而不显示或者发送到指定邮箱;
--logdir<目录>:指定查找日志文件的目录,而不使用默认的日志目录;
--hostname<主机名>:指定在日志报告中使用的主机名,不使用系统默认的主机名;
--numeric:在报告中显示ip地址而不是主机名;
--help:显示指令的帮助信息。

实例

检查你的主机上是否已经存在Logwatch(Redhat默认已经安装了Logwatch,不过版本比较旧):

rpm -qa logwatch

如果主机上没有logwatch,则执行:

rpm -Ivh logwatch***.rpm

如果有老版本的logwatch,则执行:

rpm -Uvh logwatch***.rpm

安装完毕后,开始配置:

可以修改和添加它的logfiles、services和其他配置,但默认已经有很多脚本了,只要在1)里设置Detail = High就可以了。

  • 可以添加新的配置到/etc/logwatch/conf/logwatch.conf
  • 也可以修改/usr/share/logwatch/default.conf/logwatch.conf

/etc/logwatch/conf/会自动覆盖/usr/share/logwatch/default.conf/下的同名文件。

如果没有设置logwatch.conf也没关系,可以直接在命令行下设置。

logwatch --detail High --Service All --range All --print    基本就可以显示出所有日志的情况了
logwatch --service sshd --detail High                       只看sshd的日志情况

xset

xset命令是设置X-Window系统中的用户爱好的实用工具。

语法

xset(选项)(参数)

选项

-b:蜂鸣器开关设置;
-c:键盘按键声响设置。

参数

  • c:键盘按键声响设置;
  • s:屏幕保护程序设置。

skill

skill命令用于向选定的进程发送信号,冻结进程。这个命令初学者并不常用,深入之后牵涉到系统服务优化之后可能会用到。

语法

skill(选项)

选项

-f:快速模式;
-i:交互模式,每一步操作都需要确认;
-v:冗余模式;
-w:激活模式;
-V:显示版本号;
-t:指定开启进程的终端号;
-u:指定开启进程的用户;
-p:指定进程的id号;
-c:指定开启进程的指令名称。

实例

如果您发现了一个占用大量CPU和内存的进程,但又不想停止它,该怎么办?考虑下面的top命令输出:

top -c -p 16514
23:00:44  up 12 days,  2:04,  4 users,  load average: 0.47, 0.35, 0.31
1 processes: 1 sleeping, 0 running, 0 zombie, 0 stopped
CPU states:  cpu    user    nice  system    irq  softirq  iowait    idle
           total    0.0%    0.6%    8.7%   2.2%     0.0%   88.3%    0.0%
Mem:  1026912k av, 1010476k used,   16436k free,       0k shrd,   52128k buff
                    766724k actv,  143128k in_d,   14264k in_c
Swap: 2041192k av,   83160k used, 1958032k free                  799432k cached
 
  PID USER     PRI  NI  SIZE  RSS SHARE stat %CPU %MEM   time CPU command
16514 oracle    19   4 28796  26M 20252 D N   7.0  2.5   0:03   0 oraclePRODB2...

既然您确认进程16514占用了大量内存,您就可以使用skill命令“冻结”它,而不是停止它。

skill -STOP 1

之后,检查top输出:

23:01:11  up 12 days,  2:05,  4 users,  load average: 1.20, 0.54, 0.38
1 processes: 0 sleeping, 0 running, 0 zombie, 1 stopped
CPU states:  cpu    user    nice  system    irq  softirq  iowait    idle
           total    2.3%    0.0%    0.3%   0.0%     0.0%    2.3%   94.8%
Mem:  1026912k av, 1008756k used,   18156k free,       0k shrd,    3976k buff
                    770024k actv,  143496k in_d,   12876k in_c
Swap: 2041192k av,   83152k used, 1958040k free                  851200k cached
 
  PID USER     PRI  NI  SIZE  RSS SHARE STAT %CPU %MEM   TIME CPU COMMAND
16514 oracle    19   4 28796  26M 20252 T N   0.0  2.5   0:04   0 oraclePRODB2...

现在,CPU 从 0% 空闲变为 94% 空闲。该进程被有效冻结。过一段时间之后,您可能希望唤醒该进程:

skill -CONT 16514

如果希望暂时冻结进程以便为完成更重要的进程腾出空间,该方法非常有用。

此命令用途很广。如果您要停止 "oracle" 用户的所有进程,只需要一个命令即可实现:

skill -STOP oracle

可以使用用户、PID、命令或终端 id 作为参数。以下命令可停止所有 rman 命令。

skill -STOP rman

如您所见,skill 决定您输入的参数(进程 ID、用户 ID 或命令)并进行相应操作。这可能会导致在某些情况下出现这样的问题:您可能具有同名的用户和命令。最好的示例是 "oracle" 进程,通常由用户 "oracle" 运行。因此,当您希望停止名为 "oracle" 的进程时,可执行以下命令:

skill -STOP oracle

用户 "oracle" 的所有进程都停止,包括您可能要使用的会话。要非常明确地执行命令,您可以选择使用一个新参数指定参数的类型。要停止一个名为 oracle 的命令,可执行以下命令:

skill -STOP -c oracle

snice命令的功能与skill类似。但它用于降低进程的优先级,而不是停止进程。首先,检查 top 输出:

  PID USER     PRI  NI  SIZE  RSS SHARE STAT %CPU %MEM   TIME CPU COMMAND
    3 root      15   0     0    0     0 RW    0.0  0.0   0:00   0 kapmd
13680 oracle    15   0 11336  10M  8820 T     0.0  1.0   0:00   0 oracle
13683 oracle    15   0  9972 9608  7788 T     0.0  0.9   0:00   0 oracle
13686 oracle    15   0  9860 9496  7676 T     0.0  0.9   0:00   0 oracle
13689 oracle    15   0 10004 9640  7820 T     0.0  0.9   0:00   0 oracle
13695 oracle    15   0  9984 9620  7800 T     0.0  0.9   0:00   0 oracle
13698 oracle    15   0 10064 9700  7884 T     0.0  0.9   0:00   0 oracle
13701 oracle    15   0 22204  21M 16940 T     0.0  2.1   0:00   0 oracle

现在,将 "oracle" 进程的优先级降低四个点。注意,该值越高,优先级越低。

snice +4 -u oracle
  PID USER     PRI  NI  SIZE  RSS SHARE STAT %CPU %MEM   TIME CPU COMMAND
16894 oracle    20   4 38904  32M 26248 D N   5.5  3.2   0:01   0 oracle

注意,NI 列(nice 值)现在是 4,优先级现在设置为 20,而不是 15。这对于降低优先级非常有帮助。

pidof

pidof命令用于查找指定名称的进程的进程号id号。

语法

pidof(选项)(参数)

选项

-s:仅返回一个进程号;
-c:仅显示具有相同“root”目录的进程;
-x:显示由脚本开启的进程;
-o:指定不显示的进程ID。

参数

进程名称:指定要查找的进程名称。

实例

pidof nginx
13312 5371

pidof crond
1509

pidof ini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