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imit

ulimit命令用来限制系统用户对shell资源的访问。如果不懂什么意思,下面一段内容可以帮助你理解:

假设有这样一种情况,当一台 Linux 主机上同时登陆了 10 个人,在系统资源无限制的情况下,这 10 个用户同时打开了 500 个文档,而假设每个文档的大小有 10M,这时系统的内存资源就会受到巨大的挑战。

而实际应用的环境要比这种假设复杂的多,例如在一个嵌入式开发环境中,各方面的资源都是非常紧缺的,对于开启文件描述符的数量,分配堆栈的大 小,CPU 时间,虚拟内存大小,等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资源的合理限制和分配,不仅仅是保证系统可用性的必要条件,也与系统上软件运行的性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 系。这时,ulimit 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它是一种简单并且有效的实现资源限制的方式。

ulimit 用于限制 shell 启动进程所占用的资源,支持以下各种类型的限制:所创建的内核文件的大小、进程数据块的大小、Shell 进程创建文件的大小、内存锁住的大小、常驻内存集的大小、打开文件描述符的数量、分配堆栈的最大大小、CPU 时间、单个用户的最大线程数、Shell 进程所能使用的最大虚拟内存。同时,它支持硬资源和软资源的限制。

作为临时限制,ulimit 可以作用于通过使用其命令登录的 shell 会话,在会话终止时便结束限制,并不影响于其他 shell 会话。而对于长期的固定限制,ulimit 命令语句又可以被添加到由登录 shell 读取的文件中,作用于特定的 shell 用户。

语法

ulimit(选项)

选项

-a:显示目前资源限制的设定;
-c <core文件上限>:设定core文件的最大值,单位为区块;
-d <数据节区大小>:程序数据节区的最大值,单位为KB;
-f <文件大小>:shell所能建立的最大文件,单位为区块;
-H:设定资源的硬性限制,也就是管理员所设下的限制;
-m <内存大小>:指定可使用内存的上限,单位为KB;
-n <文件数目>:指定同一时间最多可开启的文件数;
-p <缓冲区大小>:指定管道缓冲区的大小,单位512字节;
-s <堆叠大小>:指定堆叠的上限,单位为KB;
-S:设定资源的弹性限制;
-t <CPU时间>:指定CPU使用时间的上限,单位为秒;
-u <程序数目>:用户最多可开启的程序数目;
-v <虚拟内存大小>:指定可使用的虚拟内存上限,单位为KB。

实例

[root@localhost ~]# ulimit -a
core file size          (blocks, -c) 0           #core文件的最大值为100 blocks。
data seg size           (kbytes, -d) unlimited   #进程的数据段可以任意大。
scheduling priority             (-e) 0
file size               (blocks, -f) unlimited   #文件可以任意大。
pending signals                 (-i) 98304       #最多有98304个待处理的信号。
max locked memory       (kbytes, -l) 32          #一个任务锁住的物理内存的最大值为32KB。
max memory size         (kbytes, -m) unlimited   #一个任务的常驻物理内存的最大值。
open files                      (-n) 1024        #一个任务最多可以同时打开1024的文件。
pipe size            (512 bytes, -p) 8           #管道的最大空间为4096字节。
POSIX message queues     (bytes, -q) 819200      #POSIX的消息队列的最大值为819200字节。
real-time priority              (-r) 0
stack size              (kbytes, -s) 10240       #进程的栈的最大值为10240字节。
cpu time               (seconds, -t) unlimited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
max user processes              (-u) 98304       #当前用户同时打开的进程(包括线程)的最大个数为98304。
virtual memory          (kbytes, -v) unlimited   #没有限制进程的最大地址空间。
file locks                      (-x) unlimited   #所能锁住的文件的最大个数没有限制。

bg

bg命令用于将作业放到后台运行,使前台可以执行其他任务。该命令的运行效果与在指令后面添加符号&的效果是相同的,都是将其放到系统后台执行。

在Linux系统中执行某些操作时候,有时需要将当前任务暂停调至后台,或有时须将后台暂停的任务重启开启并调至前台,这一序列的操作将会使用到 jobs、bg、和 fg 三个命令以及两个快捷键来完成。

语法

bg(参数)

参数

作业标识:指定需要放到后台的作业标识号。

实例

使用bg命令将任务号为1的任务放到后台继续执行,输入如下命令:

bg 1            #后台执行任务号为1的任务

如果系统中只有一个挂起的任务时,即使不为该命令设置参数"1",也可以实现这个功能。

注意:实际上,使用bg命令与在指令后面添加符号"&"的效果是一样的。例如,使用&find / -name password放到后台执行,输入如下命令:

find / -name password &     #后台执行任务

read

read命令从键盘读取变量的值,通常用在shell脚本中与用户进行交互的场合。该命令可以一次读取多个变量的值,变量和输入的值都需要使用空格隔开。

语法

read(选项)(参数)

选项

-p:指定读取值时的提示符;
-t:指定读取值时等待的时间(秒)。

参数

变量:指定读取值的变量名。

实例

使用read命令从键盘读取变量值,并且将值赋给指定的变量,输入如下命令:

read v1 v3          #读取变量值

执行上面的指令以后,要求键入两个数据,如下所示:

Linux c+            #输入数据

完成之后,可以使用echo命令将指定的变量值输出查看,输入如下命令:

echo $v1 $v3       #输出变量的值

执行输出变量值的命令以后,将显示用户所输入的数据值,如下所示:

Linux c+           #输出变量值

注意:使用echo命令输出变量值时,必须在变量名前添加符号$。否则,echo将直接输出变量名。

readonly

readonly命令用于定义只读shell变量和shell函数。readonly命令的选项-p可以输出显示系统中所有定义的只读变量。

语法

readonly(选项)(参数)

选项

-f:定义只读函数;
-a:定义只读数组变量;
-p:显示系统中全部只读变量列表。

参数

变量定义:定义变量,格式为“变量名=‘变量值’”。

实例

使用readonly命令显示系统中所有的已经定义的只读变量,输入如下命令:

[root@localhost ~]# readonly     #显示只读变量
declare -ar BASH_VERSINFO='([0]="3" [1]="2" [2]="25" [3]="1" [4]="release" [5]="i686-redhat-linux-gnu")'
declare -ir EUID="0"
declare -ir PPID="31436"
declare -r SHELLOPTS="braceexpand:emacs:hashall:histexpand:history:interactive-comments:monitor"
declare -ir UID="0"

对于只读变量而言,若用户对其值进行修改,则会立即报错。例如,使用该指令定义一个只读变量"test",并且将其值初始化为"ok",输入如下命令:

[root@localhost ~]# readonly test='ok'         #定义只读变量并初始化 

那么当用户直接修改该只读变量时,就会被报错,如下所示:

[root@localhost ~]# test='my'                 #试图修改只读变量的值
-bash: test: readonly variable

当用户试图修改只读变量的值时,会被提示该变量为只读变量。

bind

bind命令用于显示和设置命令行的键盘序列绑定功能。通过这一命令,可以提高命令行中操作效率。您可以利用bind命令了解有哪些按键组合与其功能,也可以自行指定要用哪些按键组合。

语法

bind(选项)

选项

-d:显示按键配置的内容;
-f<按键配置文件>:载入指定的按键配置文件;
-l:列出所有的功能;
-m<按键配置>:指定按键配置;
-q<功能>:显示指定功能的按键;
-v:列出目前的按键配置与其功能。

实例

bind -x '"\C-l":ls -l'    #直接按 CTRL+L 就列出目录

其中keyseq可以使用showkey -a命令来获取:

[root@localhost ~]# showkey -a

Press any keys - Ctrl-D will terminate this program

^[[A     27 0033 0x1b  上
         91 0133 0x5b
         65 0101 0x41
^[[B     27 0033 0x1b  下
         91 0133 0x5b
         66 0102 0x42
^[[D     27 0033 0x1b  左
         91 0133 0x5b
         68 0104 0x44
^[[C     27 0033 0x1b 右
         91 0133 0x5b
         67 0103 0x43
         32 0040 0x20
^M       13 0015 0x0d 字母M
^C        3 0003 0x03 Ctrl-C
^D        4 0004 0x04 Ctrl-D 退出

fc

fc命令自动掉用vi编辑器修改已有历史命令,当保存时立即执行修改后的命令,也可以用来显示历史命令。fc命令编辑历史命令时,会自动调用vi编辑器。fc保存文件后,会自动执行所编辑过的命令。

语法

fc(选项)(参数)

选项

-l:显示历史命令;
-n:显示历史命令时,不显示编号;
-r:反序显示历史命令。

参数

  • 起始指令编号:指定要编辑的起始指令编号;
  • 结尾指令编号:指定要编辑的结尾指令编号。

实例

使用该指令显示最近使用的10条历史命令,输入如下命令:

[root@localhost ~]# fc -l -10     #显示10条历史命令
1039     type -a grep
1040     export
1041     history 10
1042     ulimit -a
1043     shopt
1044     help ls
1045     help env
1046     help short
1047     help shopt
1048     showkey -a

第一列信息是历史命令的编号,第二列信息是历史命令的具体格式。若用户需要编辑第1040条历史命令时,则输入如下命令:

fc 1040                    #编辑第1040条历史命令

命令执行成功后,将自动调用vi编辑器编辑指定的命令,编辑完成后保存,会自动执行修改后的命令。当用户在vi编辑器中修改指令并保存后,被修改的命令会被自动调用并执行。

command

command命令调用指定的指令并执行,命令执行时不查询shell函数。command命令只能够执行shell内部的命令。

语法

command(参数)

参数

指令:需要调用的指令及参数。

实例

使用command命令调用执行echo Linux,输入如下命令:

command echo Linux            #调用执行shell内部指令

上面的命令执行后,将调用执行命令echo Linux,其执行结果如下:

Linux

set

set命令作用主要是显示系统中已经存在的shell变量,以及设置shell变量的新变量值。使用set更改shell特性时,符号"+"和"-"的作用分别是打开和关闭指定的模式。set命令不能够定义新的shell变量。如果要定义新的变量,可以使用declare命令以变量名=值的格式进行定义即可。

语法

set(选项)(参数)

选项

-a:标示已修改的变量,以供输出至环境变量。
-b:使被中止的后台程序立刻回报执行状态。
-C:转向所产生的文件无法覆盖已存在的文件。
-d:Shell预设会用杂凑表记忆使用过的指令,以加速指令的执行。使用-d参数可取消。
-e:若指令传回值不等于0,则立即退出shell。
-f:取消使用通配符。
-h:自动记录函数的所在位置。
-H Shell:可利用"!"加<指令编号>的方式来执行history中记录的指令。
-k:指令所给的参数都会被视为此指令的环境变量。
-l:记录for循环的变量名称。
-m:使用监视模式。
-n:只读取指令,而不实际执行。
-p:启动优先顺序模式。
-P:启动-P参数后,执行指令时,会以实际的文件或目录来取代符号连接。
-t:执行完随后的指令,即退出shell。
-u:当执行时使用到未定义过的变量,则显示错误信息。
-v:显示shell所读取的输入值。
-x:执行指令后,会先显示该指令及所下的参数。

参数

取消某个set曾启动的参数。

实例

使用declare命令定义一个新的环境变量"mylove",并且将其值设置为"Visual C++",输入如下命令:

declare mylove='Visual C++'   #定义新环境变量

再使用set命令将新定义的变量输出为环境变量,输入如下命令:

set -a mylove                 #设置为环境变量

执行该命令后,将会新添加对应的环境变量。用户可以使用env命令和grep命令分别显示和搜索环境变量"mylove",输入命令如下:

env | grep mylove             #显示环境变量值

此时,该命令执行后,将输出查询到的环境变量值。

apropos

apropos命令在一些特定的包含系统命令的简短描述的数据库文件里查找关键字,然后把结果送到标准输出。 

如果你不知道完成某个特定任务所需要命令的名称,可以使用一个关键字通过Linux apropos实用程序来搜索它。该实用程序可以搜索关键字并且显示所有包含匹配项的man页面的简短描述。另外,使用man实用程序和-k(关键字)选项,可以得到和用Linux apropos实用程序相同的结果(实际上是相同的命令)。

语法

apropos [-dalhvV] [-e|-w|-r] [-s section] [-m system[,...]] [-M path] [-L locale] [-C file] keyword ...

选项

-d, --debug:输出调试信息。
-v, --verbose:输出详细的警告信息。
-r, -- regex:将每个keyword作为正则表达式解释。这是默认行为。每个keyword将匹配手册页和描述。
-w, --wildcard:将每个keyword作为shell样式的通配符解释。
-e, --exact:每个keyword将精确匹配手册页名字和描述。
-a, --and:只显示匹配所有keyword的手册页和描述。默认显示匹配任何keyword的项。
-l, --long:不根据终端宽度缩减输出。
-s section, --section section:只查找指定的手册section。
-m system[,...], --systems=system[,...]:用于查找其它操作系统的手册页。
-M path, --manpath=path:指定从其它以冒号分隔的手册页层次查找。默认使用$MANPATH环境变量。这个选项覆盖$MANPATH的内容。
-L locale, --locale=locale:apropos调用C函数setlocale来得到当前本地化信息,包括$LC_MESSAGE和$LANG。使用该选项提供一个locale字符串来临时更改本地化信息。
-C file, --config-file=file:使用这个用户配置文件而不是默认的~/.manpath。
-h, --help:打印帮助信息并退出。
-V, --version:打印版本信息并退出。

返回值

返回0表示成功,1表示用法、语法或配置文件错误,2表示操作错误,16表示没有找到匹配的内容。

实例

[root@localhost ~]# man -k who
at.allow [at]        (5)  - determine who can submit jobs via at or batch
at.deny [at]         (5)  - determine who can submit jobs via at or batch
jwhois               (1)  - client for the whois service
jwhois              (rpm) - Internet whois/nicname client.
Net::LDAP::Extension::whoami (3pm)  - LDAP Who am I? Operation
w                    (1)  - Show who is logged on and what they are doing
who                  (1p)  - display who is on the system
who                  (1)  - show who is logged on
whoami               (1)  - print effective userid

[root@localhost ~]# apropos who
at.allow [at]        (5)  - determine who can submit jobs via at or batch
at.deny [at]         (5)  - determine who can submit jobs via at or batch
jwhois               (1)  - client for the whois service
jwhois              (rpm) - Internet whois/nicname client.
Net::LDAP::Extension::WhoAmI (3pm)  - LDAP Who am I? Operation
w                    (1)  - Show who is logged on and what they are doing
who                  (1p)  - display who is on the system
who                  (1)  - show who is logged on
whoami               (1)  - print effective userid

查找手册页名字和描述中包含emacsvi的手册页:

apropos -a emacs 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