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e2fs

mke2fs命令被用于创建磁盘分区上的“etc2/etc3”文件系统。

语法

mke2fs(选项)(参数)

选项

-b<区块大小>:指定区块大小,单位为字节;
-c;检查是否有损坏的区块;
-f<不连续区段大小>:指定不连续区段的大小,单位为字节;
-F:不管指定的设备为何,强制执行mke2fs;
-i<字节>:指定"字节/inode"的比例;
-N<inode数>:指定要建立的inode数目;
-l<文件>:从指定的文件中,读取文件西中损坏区块的信息;
-L<标签>:设置文件系统的标签名称;
-m<百分比值>:指定给管理员保留区块的比例,预设为5%;
-M:记录最后一次挂入的目录;
-q:执行时不显示任何信息;
-r:指定要建立的ext2文件系统版本;
-R=<区块数>:设置磁盘阵列参数;
-S:仅写入superblock与group descriptors,而不更改inode able inode bitmap以及block bitmap;
-v:执行时显示详细信息;
-V:显示版本信息。

参数

  • 设备文件:指定要创建的文件系统的分区设备文件名;
  • 块数:指定要创建的文件系统的磁盘块数量。

实例

创建指定的ext2文件系统。

mke2fs -q /dev/hda1

fsck

fsck命令被用于检查并且试图修复文件系统中的错误。当文件系统发生错误四化,可用fsck指令尝试加以修复。

语法

fsck(选项)(参数)

选项

-a:自动修复文件系统,不询问任何问题;
-A:依照/etc/fstab配置文件的内容,检查文件内所列的全部文件系统;
-N:不执行指令,仅列出实际执行会进行的动作;
-P:当搭配"-A"参数使用时,则会同时检查所有的文件系统;
-r:采用互动模式,在执行修复时询问问题,让用户得以确认并决定处理方式;
-R:当搭配"-A"参数使用时,则会略过/目录的文件系统不予检查;
-s:依序执行检查作业,而非同时执行;
-t<文件系统类型>:指定要检查的文件系统类型;
-T:执行fsck指令时,不显示标题信息;
-V: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参数

文件系统:指定要查看信息的文件系统。

实例

linux的文件系统损坏会导致linux不正常关机,出错的时候如果系统告诉你是哪一块硬盘的分区有问题,比如是/dev/hda2,接着用如下的命令去对付它:

fsck -y /dev/hda2

结束后使用reboot命令重启系统这样就好了!

如果不知道时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可以直接:

fsck

在随后的多个确认对话框中输入:y

结束后同样使用reboot命令重启系统这样就好了!

mount

mount命令用于加载文件系统到指定的加载点。此命令的最常用于挂载cdrom,使我们可以访问cdrom中的数据,因为你将光盘插入cdrom中,Linux并不会自动挂载,必须使用Linux mount命令来手动完成挂载。

语法

mount(选项)(参数)

选项

-V:显示程序版本;
-l:显示已加载的文件系统列表;
-h:显示帮助信息并退出;
-v:冗长模式,输出指令执行的详细信息;
-n:加载没有写入文件“/etc/mtab”中的文件系统;
-r:将文件系统加载为只读模式;
-a:加载文件“/etc/fstab”中描述的所有文件系统。

参数

  • 设备文件名:指定要加载的文件系统对应的设备名;
  • 加载点:指定加载点目录。

实例

mount -t auto /dev/cdrom /mnt/cdrom
mount: mount point /mnt/cdrom does not exist           /mnt/cdrom目录不存在,需要先创建。

cd /mnt
-bash: cd: /mn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mkdir -p /mnt/cdrom    创建/mnt/cdrom目录
ls
bin   dev  home    lib         media  mnt  proc  sbin     srv  tmp  var
boot  etc  initrd  lost+found  misc   opt  root  selinux  sys  usr

mount -t auto /dev/cdrom /mnt/cdrom     挂载cdrom
mount: block device /dev/cdrom is write-protected, mounting read-only     挂载成功

ll /mnt/cdrom    查看cdrom里面内容
total 859
dr-xr-xr-x  4 root root   2048 Sep  4  2005 CentOS
-r--r--r--  2 root root   8859 Mar 19  2005 centosdocs-man.css
-r--r--r--  9 root root  18009 Mar  1  2005 GPL
dr-xr-xr-x  2 root root 241664 May  7 02:32 headers
dr-xr-xr-x  4 root root   2048 May  7 02:23 images
dr-xr-xr-x  2 root root   4096 May  7 02:23 isolinux
dr-xr-xr-x  2 root root  18432 May  2 18:50 NOTES
-r--r--r--  2 root root   5443 May  7 01:49 RELEASE-NOTES-en.html
dr-xr-xr-x  2 root root   2048 May  7 02:34 repodata
-r--r--r--  9 root root   1795 Mar  1  2005 rpm-GPG-KEY
-r--r--r--  2 root root   1795 Mar  1  2005 RPM-GPG-KEY-centos4
-r--r--r--  1 root root 571730 May  7 01:39 yumgroups.xml

dumpe2fs

dumpe2fs命令用于打印“ext2/ext3”文件系统的超级块和快组信息。

语法

dumpe2fs(选项)(参数)

选项

-b:打印文件系统中预留的块信息;
-ob<超级块>:指定检查文件系统时使用的超级块;
-OB<块大小>:检查文件系统时使用的指定的块大小;
-h:仅显示超级块信息;
-i:从指定的文件系统映像文件中读取文件系统信息;
-x:以16进制格式打印信息块成员。

参数

文件系统:指定要查看信息的文件系统。

实例

dumpe2fs /dev/hda1
dumpe2fs 1.39 (29-May-2006)
Filesystem volume name:   /
last mounted on:          <not available>
Filesystem UUID:          845ccd40-1f3b-4729-a63d-cb80f51b082a
Filesystem magic number:  0xEF53
Filesystem revision #:    1 (dynamic)
Filesystem features:      has_journal ext_attr resize_inode dir_index filetype needs_recovery sparse_super large_file
Default mount options:    user_xattr acl
Filesystem state:         clean
Errors behavior:          Continue
Filesystem OS type:       Linux
Inode count:              5242880
Block count:              5241817
Reserved block count:     262090
free blocks:              4434157
Free inodes:              5170836
First block:              0
Block size:               4096
Fragment size:            4096
Reserved GDT blocks:      1022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      32768
Inodes per group:         32768
Inode blocks per group:   1024
Filesystem created:       Sun Mar 24 02:09:14 2013
Last mount time:          Thu Aug  1 16:42:07 2013
Last write time:          Thu Aug  1 16:42:07 2013
Mount count:              10
Maximum mount count:      -1
Last checked:             Sun Mar 24 02:09:14 2013
Check interval:           0 (<none>)
Reserved blocks uid:      0 (user root)
Reserved blocks gid:      0 (group root)
First inode:              11
Inode size:               128
Journal inode:            8
First orphan inode:       3735559
Default directory hash:   tea
Directory Hash Seed:      e3f7162e-1194-4161-805d-763db89dbc69
Journal backup:           inode blocks
Journal size:             128M

Group 0: (Blocks 0-32767)
  Primary superblock at 0, Group descriptors at 1-2
  Reserved GDT blocks at 3-1024
  Block bitmap at 1025 (+1025), Inode bitmap at 1026 (+1026)
  Inode table at 1027-2050 (+1027)
  0 free blocks, 32757 free inodes, 2 directories
  Free blocks:
  Free inodes: 12-32768

...

e2fsck

e2fsck命令用于检查第二扩展文件系统的完整性,通过适当的选项可以尝试修复出现的错误。

e2fsck执行后的传回值及代表意义如下:

  • 0 没有任何错误发生。
  • 1 文件系统发生错误,并且已经修正。
  • 2 文件系统发生错误,并且已经修正。
  • 4 文件系统发生错误,但没有修正。
  • 8 运作时发生错误。
  • 16 使用的语法发生错误。
  • 128 共享的函数库发生错误。

语法

e2fsck(选项)(参数)

选项

-a:不询问使用者意见,便自动修复文件系统;
-b<superblock>:指定superblock,而不使用预设的superblock;
-B<区块大小>:指定区块的大小,单位为字节;
-c:一并执行badblocks,以标示损坏的区块;
-C:将检查过程的信息完整记录在file descriptor中,使得整个检查过程都能完整监控;
-d:显示排错信息;
-f:即使文件系统没有错误迹象,仍强制地检查正确性;
-F:执行前先清除设备的缓冲区;
-l<文件>:将文件中指定的区块加到损坏区块列表;
-L<文件>:先清除损坏区块列表,再将文件中指定的区块加到损坏区块列表。因此损坏区块列表的区块跟文件中指定的区块是一样的;
-n:以只读模式开启文件系统,并采取非互动方式执行,所有的问题对话均设置以"no"回答;
-p:不询问使用者意见,便自动修复文件系统;
-r:此参数只为了兼容性而存在,并无实际作用;
-s:如果文件系统的字节顺序不适当,就交换字节顺序,否则不做任何动作;
-S:不管文件系统的字节顺序,一律交换字节顺序;
-t:显示时间信息;
-v:执行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V:显示版本信息;
-y:采取非互动方式执行,所有的问题均设置以"yes"回答。

参数

文件系统或者分区:指定文件系统或者分区所对应的设备文件名。

实例

检查/dev/sda1是否有问题,如发现问题便自动修复:

e2fsck -a -y /dev/sda1

执行e2fsck或fsck前请先umount partition,否则有机会令档案系统毁损。如果需要对根目录/进行检查及修复,便需要进入singal user mode执行。

umount

umount命令用于卸载已经加载的文件系统。利用设备名或挂载点都能umount文件系统,不过最好还是通过挂载点卸载,以免使用绑定挂载(一个设备,多个挂载点)时产生混乱。

语法

umount(选项)(参数)

选项

-a:卸除/etc/mtab中记录的所有文件系统;
-h:显示帮助;
-n:卸除时不要将信息存入/etc/mtab文件中;
-r:若无法成功卸除,则尝试以只读的方式重新挂入文件系统;
-t<文件系统类型>:仅卸除选项中所指定的文件系统;
-v:执行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V:显示版本信息。

参数

文件系统:指定要卸载的文件系统或者其对应的设备文件名。

实例

下面两条命令分别通过设备名和挂载点卸载文件系统,同时输出详细信息:

通过设备名卸载

umount -v /dev/sda1
/dev/sda1 umounted

通过挂载点卸载

umount -v /mnt/mymount/
/tmp/diskboot.img umounted

如果设备正忙,卸载即告失败。卸载失败的常见原因是,某个打开的shell当前目录为挂载点里的某个目录:

umount -v /mnt/mymount/
umount: /mnt/mymount: device is busy
umount: /mnt/mymount: device is busy

有时,导致设备忙的原因并不好找。碰到这种情况时,可以用lsof列出已打开文件,然后搜索列表查找待卸载的挂载点:

lsof | grep mymount         查找mymount分区里打开的文件
bash   9341  francois  cwd   DIR   8,1   1024    2 /mnt/mymount

从上面的输出可知,mymount分区无法卸载的原因在于,francois运行的PID为9341的bash进程。

对付系统文件正忙的另一种方法是执行延迟卸载:

umount -vl /mnt/mymount/     执行延迟卸载

延迟卸载(lazy unmount)会立即卸载目录树里的文件系统,等到设备不再繁忙时才清理所有相关资源。卸载可移动存储介质还可以用eject命令。下面这条命令会卸载cd并弹出CD:

eject /dev/cdrom      卸载并弹出CD 

mountpoint

mountpoint命令用来判断指定的目录是否是加载点,如果是挂载点返回0,如果不是就返回非0。设备总是挂载在某个指定的目录下,所以就可以使用mountpoint这条命令来确认某个目录是否”临时性“的被文件系统占用。

语法

mountpoint(选项)(参数)

选项

-q:不打印任何信息;
-d:打印文件系统的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
-x:打印块数设备的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

参数

目录:指定要判断的目录。

实例

查看/mnt目录是不是挂载点:

mountpoint /mnt
/mnt is a mountpoint

这里,我在/mnt目录下面挂载了一些东西。

查看/usr/local是不是挂载点: 

mountpoint /usr/local
/usr/local is not a mountpoint

这里,我没有把任何分区挂载到/usr/local目录上面。 

查看挂载的/mnt的主/次设备号码: 

mountpoint -d /mnt
8:5 

看一个设备的主/次设备号:

mountpoint -x /dev/sda9
8:9

mkfs

mkfs命令用于在设备上(通常为硬盘)创建Linux文件系统。mkfs本身并不执行建立文件系统的工作,而是去调用相关的程序来执行。

语法

mkfs(选项)(参数)

选项

fs:指定建立文件系统时的参数;
-t<文件系统类型>:指定要建立何种文件系统;
-v:显示版本信息与详细的使用方法;
-V:显示简要的使用方法;
-c:在制做档案系统前,检查该partition是否有坏轨。

参数

  • 文件系统:指定要创建的文件系统对应的设备文件名;
  • 块数:指定文件系统的磁盘块数。

实例

/dev/hda5上建一个msdos的档案系统,同时检查是否有坏轨存在,并且将过程详细列出来:

mkfs -V -t msdos -c /dev/hda5

mkfs -t ext3 /dev/sda6     //将sda6分区格式化为ext3格式
mkfs -t ext2 /dev/sda7     //将sda7分区格式化为ext2格式

quotaoff

quotaoff命令用于关闭Linux内核中指定文件系统的磁盘配额功能。

语法

quotaoff(选项)(参数)

选项

-a:关闭在/etc/fstab文件里,有加入quota设置的分区的空间限制;
-g:关闭群组的磁盘空间限制;
-u:关闭用户的磁盘空间限制;
-v: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参数

文件系统:指定要关闭磁盘配额功能的文件系统。

quotacheck

quotacheck命令通过扫描指定的文件系统,获取磁盘的使用情况,创建、检查和修复磁盘配额(quota)文件。执行quotacheck指令,扫描挂入系统的分区,并在各分区的文件系统根目录下产生quota.user和quota.group文件,设置用户和群组的磁盘空间限制。

语法

quotacheck(选项)(参数)

选项

-a:扫描在/etc/fstab文件里,有加入quota设置的分区;
-d:详细显示指令执行过程,便于排错或了解程序执行的情形;
-g:扫描磁盘空间时,计算每个群组识别码所占用的目录和文件数目;
-R:排除根目录所在的分区;
-u:扫描磁盘空间时,计算每个用户识别码所占用的目录和文件数目;
-v: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参数

文件系统:指定要扫描的文件系统。

实例

将所有的在/etc/mtab内,含有quota支持的partition进行扫描:

[root@linux ~]# quotacheck -avug
quotacheck: Scanning /dev/hdb1 [/disk2] done
quotacheck: Checked 3 directories and 4 files

强制扫描已挂载的filesystem:

[root@linux ~]# quotacheck -avug -m